看热讯:小孩新冠“后遗症”怎么样?刚刚,世卫组织给出“答案”

2月16日,世卫组织发布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新冠长期影响或“后遗症”的临床病例定义。该定义指出,相比于健康儿童,受到新冠长期影响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疲劳、嗅觉缺失和焦虑的症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01

杭州中小学爆发聚集性新冠感染

2月19日,有消息称杭州两所学校出现多名学生发热,引发关注。

据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透露,涉及到三所学校,分别是西湖区某小学和拱墅区某中学各出现5例和10例新冠病毒感染学生,以及上城区某小学12名学生出现流感症状。相关学校已按照预案进行教学调整和防疫工作。

目前甲流、诺如病毒感染也已进入多发期,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不一定是新冠病毒,目前杭州已做好相应预案措施,相应的中小学、幼儿园采取严格的管理和防控措施,以确保学生健康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

2023年2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新冠感染者虽然已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人数仍然存在,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

但部分家长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感染新冠较为恐慌,可能是担忧“新冠后遗症”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02

WHO专家将儿童和青少年新冠“后遗症”进行了定义

2月16日,世卫组织(WHO)发布了“aclinical case definition for post covid-19 condition in children andadolescents by expert consensus”即“儿童和青少年POST COVID-19CONDITION临床病例定义专家共识”,这里所提到的POST COVID-19 CONDITION也就是Long COVID。

在中文环境中的“新冠后遗症”通常就是指POST COVID-19 CONDITION/LongCOVID,为了便于理解,后文将POST COVID-19 CONDITION/Long COVID称为新冠后遗症(但新冠后遗症的称呼并不严谨)。

和未感染过新冠的儿童和青少年对照组相比,患有新冠后遗症人群的嗅觉/嗅觉丧失,焦虑,疲劳,头痛,食欲不振,耳痛/耳鸣和眼睛酸痛的人群比例更高。

虽然儿童和青少年得了新冠后的症状非常多,例如有丧失嗅症、疲劳、食欲不振、头痛、焦虑(包括拒学和社交焦虑)、气短、慢性胃肠道症状、皮疹、食物不耐受和过敏、认知功能障碍、感觉异常头晕、恶心、饮食习惯改变、行为改变(如烦躁、退缩、抑郁)等症状,但是不清楚症状统计数据方面的信息准确性和有效性怎么样,尤其是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症状的儿童,因此目前仅把儿童和青少年出现的味觉改变/嗅觉障碍、疲劳和焦虑这几个症状作为疾病的定义,即新冠后遗症。

因为儿童及青少年的研究仍在继续,后续可能会更加科学的调整确诊新冠后遗症的标准,不过专家都一致表示,如果单一症状的影响非常大,也能够被确诊为新冠后遗症。

成人出现症状要持续3个月才能被认定为新冠后遗症,但是如果儿童及青少年也用这么长时间才能被确诊为新冠后遗症的话,会对儿童及青少年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因此儿童症状持续了超过2个月就可以被确诊为新冠后遗症了。

03

总结

新冠后遗症曾出现过定义不清的情况,全球各地的标准不一,这导致难以共同研究患者得了新冠后的症状影响是什么,该怎么处理。

WHO在2022年6月23日发布Clinicalmanagement of COVID-19: Living guideline(COVID-19 临床管理生活指南)第四版的时候,对于新冠后遗症仍然没有较多的内容,但在确认新冠后遗症的定义以后,迅速将此前的研究成果汇总整合。

在2023年1月13日颁布的Clinical management of COVID-19:Living guideline, 13 January 2023(COVID-19 临床管理生活指南)第五版时,已经有了丰富的成果公示。

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来的新冠后遗症也是如此,只有建立这种疾病定义,才能有助于提高对这种后遗症的认识,建立科学的疾病定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些患者,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标准。同时,疾病定义的建立也需要继续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对于爆发聚集性感染的学校,大家也应该密切关注儿童和青少年是否出现新冠后遗症的迹象,虽然绝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感染新冠后可以很快康复,但是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出现长期的后遗症,如果孩子有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可以按照WHO的疾病定义对孩子进行诊断和治疗,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来源:新浪新闻

关键词: 世卫组织 带状疱疹疫苗 2019冠状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