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消息!24岁研究生遭网暴后离世,我们应如何抵御“互联网之癌”?
(资料图)
扩散迅速、消磨精神、吞噬肉体……和癌细胞的可怕之处尤为相似,网络暴力已经逐渐发展为难以根除的“互联网之癌”,成为寄生在社会有机体上的一颗毒瘤,一次次掠夺走无辜的生命。
据媒体报道,曾遭遇大规模网暴的24岁女生郑灵华,被朋友证实已于1月23日去世。去年7月,在被保送研究生后,郑灵华拿着录取通知书想给病床上的爷爷一个惊喜,却因为粉红色的头发遭遇了铺天盖地的嘲讽与指责。而后,网络暴力逐渐升级为带有严重侮辱性质的造谣,她最看重的家人被诅咒、谩骂,因为个人信息泄露,暴力言行甚至从网络延伸到现实,最终,郑灵华陷入了抑郁。
“不想放过每一个网络暴力的人”,郑灵华曾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她公证了上千条带有严重侮辱性的内容用于起诉网暴者,并在社交平台分享维权进展,给予同样困境的人以经验;对抗抑郁症,她没有深陷泥潭,而是主动求医,并为这一过程取名为“积极抗抑”,分享住院的感受,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心与祝福……
惋惜的是,郑灵华的决心和勇敢,不敌网络世界的偏狭与野蛮。一直以来,遭受网暴的公民面临举证与维权困难的窘境,往往令施暴者全身而退,得不到应有的制裁,正因为我们期待过她在漫长维权路上走得更远一些,见证过她与抑郁情绪搏斗的全过程,此刻生命的凋零才如此令人扼腕和愤懑。
在飓风般扫过的指责侮辱面前,仅是保持自我不被摧毁就极为困难,而在与隐藏于网络后的模糊面目对抗时,受害者又反复经历二次伤害,忍受新的谩骂和攻击。可以说,敢于拿起法律武器,郑灵华的心理素质已经足够强大,但是在以生命敲响的警钟面前,让施暴者主动“良心发现”仍然是一种奢侈。直到现在,仍然有人试图用“好女孩不会染发”“精神不够强大的人不要上网”“玻璃心别玩社交平台”等言论为自己的狭隘思想和扭曲心灵狡辩。
这些言论也形象地展示了一种令人遗憾的时差和错位:在网络暴力相关案件中,相比于无孔不入、积毁销骨的恶意,法律救济往往是滞后的,善意的支持也总是追在恶意后面试图弥补和宽慰,因而显得弱势且被动。网络暴力起因众多,性质各有不同,治理起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严打背后水军产业链,又要压实平台主体责任,但所有的讨论,最终都需要落脚到立法层面,这既是现实要求,也是民意的迫切呼唤。
目前,我国缺乏针对网络暴力的专项立法,法律对网暴行为的定义不清晰、责任边界模糊,导致针对网络暴力的罪名一直在被拆解,常常以侮辱罪、诽谤罪、侵犯个人隐私、寻衅滋事等罪名出现,而难以起到法律应有的威慑作用。事实上,施暴者在网络平台“隔靴搔痒”式的道歉,同样无法对下一个施暴者构成警示意义。只有从法律层面界定网络暴力定义和范畴,明确网络暴力违法行为的民事责任、治安处罚及刑事责任,才能让具有显著恶意,在事态恶化过程中充当“催化剂”的网络账号或者营销号付出应有代价,发挥法律作为“社会免疫系统”的功能,早发现、早剜除,在悲剧酿成前就阻止癌细胞的扩散。
当人们免除不了敌视与偏见,这个社会就会一直生着野蛮与暴力的病。正如癌细胞一样,网络暴力并非一出现就能够置人于死地,而是急剧扩散后,不断蚕食人们的理智、心灵,通过各种手段令人们心理失衡、不堪其扰,最终在看不到的地方,间接地、慢慢地吞噬一条生命。
网络暴力背后藏有无数张模糊的面孔,自诩正义的他们正在践踏法律的底线,却并不能为自己的言行一一付出代价,这无疑是令人遗憾的。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但我们可以从重视每一起个案开始,思考如何堵上制度疏漏,全方位构筑社会免疫防线,在保护公民不受侵害、推动网络暴力治理的路上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来源:新黄河
关键词: 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