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三艘航母了,但说真的,造航母有多难?

众所周知,航空母舰是一个复杂的作战系统。抛开护航舰只、补给舰这样的辅助舰艇不说,光是航母的打造,或者一艘完全战斗力航母的形成,就已经是极其复杂精密的过程。

顾名思义,航空母舰这一舰种是围绕“航空”这一关键词打造的。没有合适的战机,航母的战斗力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完全丧失。目前能够制造第四代战斗机的国家寥寥无几,能够制造舰载机的国家更是屈指可数。


【资料图】

美国无疑是执牛耳者;俄罗斯依然在吃着前苏联的老本,虽然这个技术老本已经所剩无几了;坚持国防自主的法国也算一个,虽然技术不如美国,却也独树一帜;中国虽然起点极低,但进步神速,已经拥有完整的舰载机研发生产体系……

法国的阵风战斗机

除了这四个国家,其他国家只能靠进口或者直升机来解决本国的舰载机问题,包括曾经在航空工业上实力不俗的英国。不过,只有直升机的还算不算航母,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即便解决了飞机这个问题,还有助降系统、电子系统、通讯系统、防护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都需要一步步解决,哪个都不能少。比如电子系统,众多搜索雷达、火控雷达就必须解决兼容问题,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干扰。除此之外,电子系统还不能与其他冲突。

对此,英国人有话说。当年马岛战争中,约翰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之所以会中招,就是因为其警戒雷达和远程通讯系统相冲突。阿根廷军队发动攻击时,谢菲尔德号因为通讯的缘故,关闭了警戒雷达。这给谢菲尔德的灾难压下了重重的砝码。

当然,这些是建造所有军舰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建造航母还有一些专门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建造模式。自从战列舰退出战争舞台后,航母就成为绝对的王者。不论是排水量,还是战斗力。尤其是巨大的块头。

现代舰艇的建造一般采用分段建造的模式。一艘军舰往往会被分为若干个分段,每一个分段都先在地面上建造。每个分段都包括大量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设备、系统、缆线、管道、阀门……当一个分段完成后,就可以送到船坞或者货船台上进行焊接拼装了。

布什号航母

航母的建造也采用这种模式,不过要复杂的多。以美国的尼米兹级布什号为例,在建造时被划分为161个分段,每个分段的重量都超过100吨。

英国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也采用分段建造的方式,不同的是,英国人采用了超级分段的方式,近7万吨航母被分为24个分段:1个超级分段、4个下部分段、5个上部中央分段、12个舷台分段、2个“岛”式上层建筑分段……所有分段有不同船厂完成,最终运到一起组装。

这种建造模式的好处是明显的,可以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过随着分段造的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未来的建造模式很有可能迎来一场技术革命。

英国人的女王级航母,标志的双舰岛

建造模式确立后,接下来就需要一些大型设施登场了。这些大型设备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干船坞。大型的干船坞可以保证分段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战后美国、法国的航母,大多都是在干船坞中建造的。而苏联最初选择的是在船台上进行焊接作业,后来也发现了干船坞的优势,最终选用这种大型设备。

能够承担航母建造任务的干船坞必须满足两个极为苛刻的条件。一是尺寸,必须有能够容容纳下航母的巨大尺寸。再就是能承受的住航母的巨大吨位,这一点至关重要。

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的干船坞建设技术难度不低,价格也低不了,数量自然也多不起来。大名鼎鼎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也只有两座干船坞可以满足建造航母的要求。

下水仪式上的福建舰

干船坞之后需要的是大型龙门吊。这种大型器械一般建在干船坞上方,用于吊装航母等舰船的分段。所以,龙门吊的力量要足够。而且随着航母分段预舾装程度的不断提高,分段的重量也随之飙升,这对龙门吊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值得欣慰的事情是,现在中国的龙门吊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美国各港口都大量采用了中国生产的龙门吊。老牌强国英国建造新型航母的大型龙门吊也是从中国进口,在建造完成就转手卖给了印度。

经典场面,奥巴马宣传中国振华港机

当航母下水后,有一个关键设备必须搞定,那就是舾装码头。这是航母进一步舾装和系泊试验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建造一个合格的舾装码头要求极高,却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流程之一。航母从干船坞下水后就要进入舾装码头进行下一步的舾装,具体内容包括各种设备的安装,生活和工作住舱的舾装等。

以美国的布什号为例,从干船坞下水后又在两个舾装码头完成舾装工作,耗时两年零四个月才就基本完成,连系泊试验都是在这一时期内完成的。所以我国的003号航母福建号直到现在依然没有试航就不足为奇了。

建造中的美国航母

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各种车间来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这些车间各司其职,负责钢材加工、金属构件铸造、船用设备的加工等工作……

除了这些以外,焊接技术达标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求之一。现代航母的建造需要用到大量高强度的薄板。这类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很容易变形,再加上本来就有的焊接变形问题,使得问题更加突出。没有先进的焊接工艺是很难解决的。

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之所以很难建造大型水面舰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先进的焊接技术,前苏联当年把相关的专业与科研院所放在了乌克兰。

破产的黑海造船厂,一家能够建造航母的大型船厂竟然会倒闭,很难理解

设备有了,关键技术搞定了,最为棘手的问题就需要解决了。那就是管理和人才的培养了。这个问题有多重要?看看印度国产航母的艰辛建造历程就能理解一二。

各种设备什么时候进场,如何组织建造流程都需要好好计划。设备什么时候运到,不同设备的运输顺序安排等等都需要好好规划,要用最少的时间和成本,高质量完成任务。

最后就是人才的培养。对于任何行业来说,熟悉操作流程的团队都要比一群生手要好的多。航空母舰的建造需要几千甚至上万的技术工人来完成,因此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还是以美国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为例。这个负责航母建造的船厂,拥有1.9万雇员,其中几千名的技术人员,还有几百名的信息技术工程师。除了这些负责技术的工作人员,还要有其他专门的人才,比如电焊工、龙门吊驾驶员……

为此,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专门建立了技术学校。学习时间有四五年之长,课程超过75门,内容十分丰富:从核反应堆的焊接到高级行政人员。在学习中表现优秀的人,还会进入高级项目学习。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从2002年到达中国,直到2012年才完成改装,应该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因为中国之前没有先关经验,所以团队需要很长时间培养。辽宁号之后,中国航母的建造速度明显缩短,这就是成熟团队在发挥作用。

可以说航母的建造,很符合中国古人的话: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缺少。搞懂这种建造流程很重要,毕竟未来我们还有很多航母需要建造。

来源:新浪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