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终于可以合法用手机扫码了!
车主朋友们经常会遇到很精神分裂的事。
有的加油站竖立着广告牌,请使用手机支付,方便快捷不接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有的加油站则立着警示牌,严禁使用手机支付。
更离谱的是,有时候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加油站,规定是不同的。在手机支付全面普及的今天,一会儿让用一会儿不让用,这是加油站在滥用职权吗?
非也,这是因为应急管理部门的规定“因地制宜”。有的地方的应急管理局管理严格,加油站就不得不执行不允许在加油区手机支付;有的地方应急管理局管理不太严格,默许加油站在加油区手机支付。
那么,用手机支付到底安全不安全呢?事实上,任何法律法规从未禁止过在加油站手机支付,倒是有明确规定不能在加油站打手机。
上世纪90年代,加油站作业规范规定加油站不允许打手机。理由是可能会产生电火花。
如今,二三十年过去了,会产生电火花的大哥大早已不复存在,而强制部署了三次油气回收装置的加油站,甚至做到了明火都不会引爆加油站的安全程度,那不允许手机支付的“上古”规定还有什么意义吗?
好消息是,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2版《加油站作业规范》规定,安装了可燃气体声光报警装置的加油站,可以使用手机支付。该规范于2023年4月1日起执行。
坏消息是,目前安装可燃气体声光报警器的加油站,还是极少数。两桶油有五万座加油站,对于装备提供商来说,这又是个好消息。
从事这类设备研发的碧兴物联,刚刚通过科创板IPO审批。
一、碧兴物联,从水质检测到气体检测
据公司招股书,主营业务产品主要为智慧环境监测仪器及系统。
核心技术主要源于自主研发,包括微型模块化水质在线自动监测技术、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超低排放烟气连续监测技术、环境空气在线监测集成技术、智慧环境大数据分析及综合管理应用技术、多角度偏振光散射单颗粒物检测技术、双通道挥发性有机物富集脱附技术等。
碧兴物联从做水质监测起家,其大股东是碧水源集团,专业从事净水处理。在集团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在水质检测的基础上,多元化开展气体检测乃至环境监测业务。
在中国,起步比较早的物联网企业,大多都和大型集团紧密合作。
比如电力系统、通信运营商都培育出大量的物联网企业。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报告期内,碧兴科技的营业收入为3.60亿元、4.08亿元、5.73亿元和2.26亿元;净利润为3339.15万元、4475.19万元、7273.03万元和2115.68万元。
基于目前已实现的经营业绩、在手订单、正在执行项目的进展、市场环境等情况,预计公司2022年全年可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49,000万元至52,000万元,同比下降9.18%至14.42%;预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5,800万元至6,200万元,同比下降13.47%至19.05%;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区间为5,300万元至5,600万元,同比增长1.82%至7.59%。
营收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和疫情导致的项目验收进度过缓有关。
二、和大股东的关联交易
据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度,碧水源集团分别为公司的第四、第二、第一大客户。
公司向碧水源集团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金额分别为1588.08万元、2321.30万元、4181.48万元,占各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42%、5.69%、7.30%。
一般来说,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张,对大股东的关联交易会从比例上和金额上均逐步减少,而碧兴物联对大股东的依赖程度反而加强了,是怎么回事呢?
2018年碧水源成为碧兴物联的大股东后,碧兴物联就开始和碧水源开展业务合作。公司向碧水源销售的产品主要为污废水监测仪器及系统,占同期同类型交易的比例分别为18.30%、27.49%、29.36%、15.96%,2019-2021年占比逐年提高;2019-2021年公司与碧水源及其子公司的关联交易金额也在逐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46.17%、80.14%。
随着碧水源承接的污水治理项目越来越多,原来主要是城市污水治理,后来开始承接乡镇污水治理,乡镇污水治理比较分散,对环境监测设备的需求量更多,导致关联交易比较多。
但这种关联交易存在着一个投资者无法看到的“黑箱”风险:双方何时确认收入,定价标准是否合理。
三、不寻常的预收款
除了碧水源,公司的主要客户多为地方环境监测机构,一般来说,受制于预算等情况,这类单位回款效率比较低。
同时,更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支付预付款的情况。
那么问题就来了,公司账面的合同负债(预收款)是谁付的?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公司招股书中称,预收款项主要为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预收款项,各期末公司预收款项及合同负债余额分别为14,473.59万元、14,974.56万元、14,212.70万元和12,233.35万元。
而公司账面仅有2亿左右的现金,这1个多亿的合同负债支撑了公司日常的资金周转。这些“免费借钱”给公司周转的活雷锋都是谁呢?来自关联方比较少,不到1000万。那就主要来自于其他客户。
如果公司的基本盈利模式没有发生变化的话,那么公司的合同负债应该是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基本等比例扩大,然而事实情况是在缓慢下降。
同样,如果真的因为产品力的原因,客户为了优质服务有意愿提前较多的支付预付款,那么也不应该存在较多的坏账。
真相却让人扎心,公司的坏账还不少。
如果公司未来几年,这部分合同负债余额持续下降,那就有理由怀疑是一部分“友好”客户“抬轿”帮助公司冲刺IPO的结果。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