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消息!人生在世,必会发烧,先了解科学常识,再合理安排退烧
先提醒,如果您是那种跟着大神学囤药的主儿,就别往下看了,省得烧脑、闹心。咱们将要讨论的问题是,到底什么叫发烧?为何人生必会经历发烧?发烧,是1种什么样的过程?有哪些益处或潜在健康危害?遇到发烧,应该如何合理退烧?直接呈上重点。
先交待,为啥要攒此文。一句话,受了刺激。3年来,做过近百次的小调查,具体方法是,遇到测体温才让进的地方,就去问,咱们这儿逮住了几个发烧的?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还没逮到。这种现象,令本人震惊。怎么回事呢?难道疫情把同胞们吓得不敢发烧了?或者,非常自觉,感觉发烧就不出门?另1件事,发生在昨天,在小区周围探访了七八个药店,全部没有正版的解热镇痛药,只卖几种复方中成药,而药店里的顾客,都是来买退烧药的。这些现象,不正常,违背科学常识和伦理原则。
【资料图】
发烧,也叫发热,指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发烧,本身不是病,而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1种症状。所谓正常体温的概念,是1851年由德国人设定的,标准是摄氏37度。不过,1992年,美国学者经过大范围的测试后发现,健康人的平均体温是36.8度,2017年,英国学者对35000人的调查则表明,平均体温是36.6度。在此之前,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经过统计后发现,健康人的平均体温,在36.1度至37.2度之间波动。目前,学术界的主流看法是,健康成年人,中午12点左右,在常温、静息状态下、口腔内的平均温度,是这个人的基础体温。体温超过基础体温,才是发烧。同样的测量结果,对于有些人算发烧,对于其他人可能不算发烧。
发烧,与其他现代医学指标相比,是个相当模糊的定义。用精确的度数,衡量模糊指标,具有刻舟求剑的意味。研究发现,基础体温,会受到个体差异、年龄、性别、测量部位、测量时间、炎症性疾病反应等影响,从而出现波动。因此,弄1个统一的测温标准,决定谁可以进入,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若按这种标准拉人去隔离,更不可取。不知道自己的基础体温,只看体温计显示的数字,靠自己的感觉,没有诊断和处方,随意吃退烧药,是思维不能自理的表现,还没发高烧就糊涂了,会埋下伤害健康的隐患。
发烧,是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设定值升高,导致身体核心温度升高。引起发烧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感染,都会导致发烧,但是,发烧的过程、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会呈现不同的特征。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疾病、颅内出血或卒中、服用某些药物等,都会引起发烧。而且,过于紧张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发烧。此外,1961年,学术界将发烧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体温多次超过摄氏38.5度、经过为期1周的相关检查无法确诊的发烧,称为FUO,不明原因发热。这个标准,1991年经过修改,将为期1周的检查,更改为,3次门诊或入院3天,并且将FUO分为经典型、院内型、免疫缺陷型、HIV相关型。
目前的研究表明,FUO涉及的疾病,超过200种。不过,FUO的主要原因,仍然是感染。比如,某医院对997例FUO的分析表明,感染性疾病占48%,结缔组织疾病占16.9%,肿瘤占7.9%,其他疾病占7.1%,难以确定诊断者,占20.1%。
发烧,是人生的必然经历,每个人,1年中,都可能有1到2次的发烧,不过,许多发烧没有产生明显的自我感觉,或者被忽视。这样算下来,咱们全体同胞,每年共计经历至少20亿次发烧,每天都有600多万发烧者四处逛,随时随地抽检,绝对能够逮到几个发烧的。问题是,这3年来,许多人在1天内,脑门要被测温枪瞄准好几次,怎么会没有测出来呢?枪坏了,还是调过了?不知道,咱也没敢问。
发烧,实质上,是机体的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被破坏的表现,是致热源作用或体温中枢调节失灵,导致产热增加,同时,散热跟不上产热的节奏,或者散热减少所致。致热源有2种,内源性致热源,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外源性致热源,主要包括微生物、炎症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物质、抗原抗体复合物。因此,感染的时候,比如,新冠检测结果呈阳性、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发烧,代表着免疫力量与病毒的对抗,是自身免疫保护机制带来的表现。
发烧,在某些情况下,的确是1件有益的事情。发烧过程中,淋巴细胞的表面蛋白会发生改变,在整合素的作用下,帮助淋巴细胞迅速到达感染部位,投入清除病原体的战斗。在病毒感染时,发烧会刺激细胞因子的释放,经过酶的催化,合成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进入下丘脑,将体温设置点升高,形成免疫激活。
2017年,德国学者发现,体温升高,会优化CD8+T细胞的代谢活性,增强线粒体蛋白的翻译效率,还能够影响效应T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从而增加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分子的分泌,起到对抗肿瘤的作用。因此,发烧功能弱的人,抗癌能力差,如果1个人平时很少发烧,却突然发现持续发烧,可能是癌症信号。
发烧的程度,在大夫们的眼里,被划分为4个级别,37.3度至38度,是低热,38度至39度,是中等发热,39度至41度,是高热,超过41度,是超高热。成年人,通常测量腋下体温,孩子,可以测腋温或肛温,腋温超过37.5度,肛温超过38度,属于发烧。儿童,由于体温中枢发育不够成熟,体温调节能力不足,容易发烧,并且,会因为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而出现哭闹、烦躁、不安、抽搐,或者因为出汗,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但是,不会烧坏脑子,不过,需要注意,病毒性脑炎或化脓性脑膜炎等引起的发烧,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产生神经系统后遗症,影响智力或运动功能。
低热,多数不需要医学干预。低热,常见的类型,是功能性低热,产生的原因,主要有4种。第1,是生理性低热,比如,女性月经来潮之前或妊娠初期、精神紧张、剧烈运动之后,产生低烧。第2,夏季低热,身体虚弱者或幼儿,夏天时,经常低烧,这种情况,连续发生几年后,就不再发生。第3,感染性低热,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病情好转后,低烧不退,是体温调节功能恢复较慢的表现。第4,原发性低热,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是体质异常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体温调节障碍。
应对发烧,普通百姓需要把握3个原则。第1,突然发烧,多数是感染的信号,在确诊之前,不宜盲目服药,以免掩盖病情,或者干扰正常的免疫反应过程。第2,持续发烧,应该及时就医,尽早找到发烧的明确原因,然后,针对病因,决定干预措施。第3,特殊人群的发烧,应该区别对待,比如,孕妇及幼儿发烧,不宜自行服药,若需退烧,应该由医生出具处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发烧时,应该加强监测,防止原发性疾病的病情恶化,或者出现并发症。
咱们简要总结一下退烧的措施。必须强调,退烧的目的,主要是缓解不适症状,不是治病。退烧药,也叫解热镇痛药,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参与炎症、发烧、疼痛、凝血、胃酸分泌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退烧药的作用,主要是抗炎、退烧、镇痛、抗凝、调节胃酸分泌,由此,也会增加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系统损害、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等风险,服用过量,则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上腹疼痛。退烧药的效果,大致是降低体温1度到2度,吃不吃、吃多少、怎样吃,请参考相关专业指南。复方退烧药,原理一样,多数添加解热镇痛剂,怎样选,看您相信谁吧。
需要提醒,某些应对新冠疫情的推荐药,含解热镇痛药成分,是处方药,而且,没有标明不良反应及禁忌。从医学伦理角度看,不宜推荐给公众自行服用。最后,顺便说说退热贴。这种东西,多数是凝胶膏剂,原理是通过亲水性的高分子凝胶载体,在汽化过程中带走热量,降低局部皮肤的温度,效果与使用凉毛巾或冰袋敷头差不多,但是,几乎无法降低体内温度。使用风险,是导致过敏,引起皮肤瘙痒、发红、皮疹。本人胆小,从来不带货,更不敢挡各路大神的发财路,就此收声。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点、史话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来源:新浪新闻
关键词: 科学常识